网站首页
词典首页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汉字
梆
释义
梆
拼音:bāng ,注音:ㄅㄤ ,部首:木,笔画:10
五笔:SDT或SDTB,五笔98:SDTB
统一码:U+6886 ,郑码:FCY ,仓颉码:DQJL ,四角码:47927
梆笔顺
梆笔顺: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、竖
基本解释
梆 bāng ㄅㄤˉ
〔梆子〕a.打更用的响器;b.打击乐器,用于戏曲、乐曲伴奏;c.戏曲声腔之一,如“河北梆梆”。
象声词,敲打木头的声音:梆梆梆的敲门声。
详细解释
梆
bāng
〈名词〉
(本义:木名)
梆子,用竹筒或挖空木头做成的发声器。用于巡更或聚众
[watchman's clapper]
知县才发二梆,不曾坐堂。——
《儒林外史》
中国地方戏曲梆子腔打击乐器梆子的简称
[slit drum]
<象>
〈动词〉
〈方〉∶敲打
[beat]
好动手去梆。——
《白洋淀纪事》
常用词组
梆硬 梆子 梆子腔
国语词典
梆
bāng ㄅㄤ
〈名词〉
巡更或号召群众时,用来敲击的器具。以竹、木制成。
如:「木
梆
」、「竹
梆
」。
参见「梆子 」条。
随便看
厌
翐
鐸
骨
儔
褛
养
蒬
瑦
胫
虶
嶧
齊
妈
郢
鎯
緧
鹅
諎
鑞
揽
蠚
翬
雅
踛
汉语字典包含20895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的释义及用法,是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Copyright 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
更新时间:2025/11/7 14:47: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