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
词典首页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汉字
黻
释义
黻
拼音:fú ,注音:ㄈㄨˊ ,部首:黹,笔画:17
五笔:OGUC,五笔98:OIDY
统一码:U+9EFB ,郑码:KUXS ,仓颉码:TBIKE ,四角码:33247
黻笔顺
黻笔顺:竖、竖、点、撇、横、点、撇、竖、横折钩、竖、撇、点、横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捺、点
黻异体字:
??
基本解释
黻 fú ㄈㄨˊ
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:黼黻。
同“韨”。
详细解释
黻
fú
〈名词〉
(形声。从黹
( zhǐ)
,象缝处纵横交错之形;表示与缝衣或刺绣有关。犮 bó。本义:古代礼服上青黑相间的花纹)
同本义
[black and blue figure]
君子至止,黻衣绣裳。——
《诗·秦风·终南》
又如:黻衣
(古代礼服的一种)
绣有这种花纹的礼服
[ceremonial robe]
士服
(穿)
黻,大夫
(服)
黼。——刘向
《说苑》
又如:黻班
(在宫廷中身穿黻衣的朝班行列。指显贵的地位)
;黻冕
(古代大夫以上祭祀时所穿的礼服。黻:裤裙。冕:帽子)
通
“韨”
。古代祭服的蔽膝,用熟皮做成
[knee hide]
衮冕黻珽。——
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
以黻冕命士会将中军。——
《左传·宣公十六年》
恶衣服,而致美乎黻冕。——
《论语·泰伯》
通
“绂”
。系印的丝带
[silk band]
云装信解黻。—— 江淹
《杂体·谢光禄庄郊游》
委荣轻举,投黻如遗。——汉
《繁阳令杨君碑》
又如:长黻
(印章上长长的丝带)
国语词典
黻
fú ㄈㄨˊ
〈名词〉
古代礼服上所刺绣的花纹,青黑相间,如两己相背之形;一说两弓相背之形。
《书经·益稷》
:「藻火粉米,黼
黻
????绣。」
汉·孔安国·传:「
黻
为两己相背。
黻
音弗,黑与青谓之
黻
。」
古代一种系于腰间,遮于官服或礼服前的蔽膝。
《论语·泰伯》
:「恶衣服,而致美乎黻冕。」
宋·邢昺·疏:「
黻
,蔽膝也。」
《新唐书·卷二四·车服志》
:「
黻
以缯为之,随裳色。」
系印的丝带。
唐·陈子昂〈唐水衡监亟李府君墓志铭〉:「黄
黻
不贵,拱璧为轻。」
随便看
虓
怐
忏
釦
蕆
绺
頥
陔
胠
甶
撏
狃
鐶
霝
圚
騸
兆
瓴
訪
鏆
缍
釘
擮
筵
馣
汉语字典包含20895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的释义及用法,是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Copyright 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
更新时间:2025/2/23 15:53: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