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
词典首页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汉字
格
释义
格
拼音:gé ,注音:ㄍㄜˊ ,部首:木,笔画:10
五笔:ST或STKG,五笔98:STKG
统一码:U+683C ,郑码:FRJ ,仓颉码:DHER ,四角码:47964
格笔顺
格笔顺: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捺、竖、横折、横
格异体字:
? ?? ?? 挌 ??
基本解释
格 gé ㄍㄜˊ
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:格子纸。方格儿布。
法式,标准:格局。格律。格式。格言。合格。资格。
表现出来的品质:格调。风格。人格。国格。性格。
阻碍,隔阂:格格不入。
击,打:格斗。格杀。
推究:格致。
树的长枝。
至,来:格于上下。
感通:格于皇天。
变革,纠正:格非。
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。
详细解释
格
gē
形容某些碰击、断裂声。如:格登
(走路时脚踏地的声音)
;格剌子
(角落;偏僻的地方)
;格支支
(物体断裂、撞击、摩擦的声音)
;格喳
(木棍断裂声)
另见 gé
国语词典
格
gé ㄍㄜˊ
〈名词〉
长枝条。
北周·庾信〈小园赋〉:「草树溷淆,枝
格
相交。」
方形的空框或用线条组成的四方形。
如:「窗
格
」、「方
格
」。
架子的分层。
如:「这期的杂志,就放在书架的第三
格
。」
量词。计算容器刻度的单位。
如:「这感冒药水每次喝一
格
的量,三餐饭后服用。」
标准、法式。
如:「资
格
」、「规
格
」、「合
格
」、「破
格
」。
人品、气量、风度、情操的泛称。
如:「人
格
」、「品
格
」。
宋·苏轼〈答陈履常〉二首之二:「不独以见作者之
格
,且足以知风政之多瑕,而高躅之难继也。」
修辞的方法称为「
格
」。
如:「譬喻
格
」、「夸张
格
」。
姓。如汉代有
格
班,隋代有
格
处仁。
〈动词〉
匡正、改正。
《书经·冏命》
:「绳愆纠谬,
格
其非心。」
《孟子·离娄上》
:「惟大人能
格
君心之非。」
匹敌、抵抗。
《史记·卷七十·张仪传》
:「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,虎之与羊不
格
明矣。」
阻碍、阻止。
《史记·卷六五·孙子吴起传》
:「批亢捣虚,形格势禁,则自为解耳。」
打斗、击杀。
如:「格斗」、「格杀」。
《三国志·卷一九·魏书·任城威王彰传》
:「膂力过人,手
格
猛兽,不避险阻。」
穷究。
《礼记·大学》
:「致知在格物,物
格
而后知至。」
至、来。
《书经·尧典》
:「光被四表,
格
于上下。」
宋·苏轼〈贺时宰启〉:「欢声
格
于九天,乖气消于万汇。」
感通。
《书经·说命下》
:「佑我烈祖,
格
于皇天。」
南朝梁·裴子野·宋略乐志叙:「先王作乐崇德,以
格
神人。」
随便看
堹
鬿
卶
剱
掇
皓
蠦
髳
滻
坢
朳
崡
彳
堰
莼
聹
弜
遽
乡
髗
翩
葟
酋
綆
嫍
汉语字典包含20895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的释义及用法,是工作、学习的好帮手。
Copyright 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
更新时间:2025/2/23 10:31: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