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:

 

词语 奉辞伐罪
释义

奉辞伐罪

拼音:fèng cí fá zuì 繁体字:奉辭伐罪

词典解释

谓奉严正之辞而讨有罪。《书·大禹谟》:“肆予以尔众士,奉辞伐罪。”伐,一本作“ 罚 ”。 蔡沉 集传:“奉帝之辞,罚 苗 之罪。”《国语·郑语》:“君若以 成周 之众,奉辞伐罪,无不克矣。” 韦昭 注:“ 桓公 甚得 周 众,奉直辞,伐有罪,故必胜也。”《后汉书·郑太传》:“以此三德,待彼三亡,奉辞伐罪,谁敢御之!” 宋 岳飞 《奉诏移伪齐檄》:“我今奉辞伐罪,拯溺苏枯。”

指奉严正之辞而讨有罪。

奉辞伐罪出处

《书·大禹谟》;“肆予以尔众士,奉辞伐罪。”伐,一本作“罚”。

使用例句

我今奉辞伐罪,拯溺苏枯。
★宋·岳飞《奉诏移伪齐檄》

奉辞伐罪是成语。

国语词典

奉辭伐罪 (fèng cí fā zuì)
  1. 奉持譴責的言語,以討伐有罪的國或人。

    • 國語.鄭語:「君若以成周之眾,奉辭伐罪,無不克矣。」
    • 南史.卷四.齊高帝本紀:「公奉辭伐罪,戒旦晨征。」
随便看

 

汉语词典包含277891条汉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4/18 15:29: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