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:

 

词语 篛竹
释义

篛竹

拼音:ruò zhú

词典解释

(1).嫩竹。指开始褪壳的竹。《书·顾命》“笋席” 孔 传:“笋,篛竹。” 孔颖达 疏:“《释草》云:‘笋,竹萌。’ 孙炎 曰:‘竹初萌生谓之笋。’此笋为篛竹,取笋竹之皮以为席也。” 宋 赞宁 《笋谱》:“《尚书》孔传:‘笋,篛竹。’详 孔 之説,篛竹,白篛也,白篛之类 越 多……今 孔安国 曰‘篛竹’--为笋已过,为竹未劲,故谓为篛竹也。”

(2).竹名。即箬竹。 元 李衎 《竹谱详录·箬竹》:“箬竹,又名篛竹。出 江 浙 及 闽 广 ,处处有之。”参见“ 箬竹 ”。

国语词典

篛竹 (ruò zhú)
  1. 植物名。禾本科篛竹屬,常綠灌木。高約一點五公尺,細長有節。葉闊長,邊緣稍白,背面有細毛,多分布於江南深山中。莖稈可製成筆管、煙筒,葉可製斗笠或包粽子。

随便看

 

汉语词典包含277891条汉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2/24 2:30: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