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:

 

词语 逸书
释义

逸书

拼音:yì shū 繁体字:逸書

词典解释

(1).特指古文《尚书》。因 西汉 时出自 孔子 旧宅壁中,未立博士传之,故名。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古今正史》:“至於 后汉 , 孔氏 之本遂絶。其有见於经典者,诸儒皆谓之《逸书》。” 宋 欧阳修 《日本刀歌》:“ 徐福 行时书未焚,《逸书》百篇今尚存。” 章炳麟 《訄书·清儒》:“而 仁和 邵懿辰 ,为《尚书通义》《礼经通论》,指《逸书》十六篇、《逸礼》三十九篇为 刘歆 矫造。”

(2).泛指散佚失传的书籍。 宋 徐积 《和路朝奉新居》之九:“都无长物垂空橐,却有闲房聚逸书。” 鲁迅 《集外集·选本》:“﹝《世说新语》﹞被 清 代学者所宝重,自然因为注中多有现今的逸书,但在一般读者,却还是为了本文。”

国语词典

逸書 (yì shū)
  1. 久經散逸的古書。

  2. 漢武帝末,魯恭王整修孔子故居時於複壁裡所發現的尚書篇章。較漢初伏生所傳今文尚書二十九篇多出十六篇,號稱古文尚書。

随便看

 

汉语词典包含277891条汉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2/23 10:27: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