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:

 

词语 不毛之地
释义

不毛之地

拼音:bù máo zhī dì

词典解释

  1. 不毛之地 (bùmáozhīdì)
    1. 贫脊荒凉不长庄稼的地方,废弃的土地 poor soil;sterile land
      • 南方不毛之地,瘴疫之乡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。形容荒凉、贫瘠。

不毛之地出处

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锡(赐)之不毛之地.”

使用例句

南方不毛之地,瘴疫之乡;丞相秉钧衡之重任,而自远征,非所宜也。

不毛之地是成语。

国语词典

不毛之地 (bù máo zhī dì)
  1. 荒涼貧瘠、不生草木的土地。

    • 公羊傳.宣公十二年:「君如矜此喪人,錫之不毛之地。」
    • 三國演義.第八十七回:「南方不毛之地,瘴疫之鄉。」

    反义词: 通都大邑 沃野千里

  2. 謔稱禿頭。

随便看

 

汉语词典包含277891条汉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2/23 10:48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