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:

 

词语 不祧
释义

不祧

拼音:bù tiāo

词典解释

古代帝王的宗庙分家庙和远祖庙,远祖庙称祧。家庙中的神主,除始祖外,凡辈分远的要依次迁入祧庙中合祭;永不迁移的叫做“不祧”。 唐 元稹 《迁庙议状》:“若以为后代有功有德者,尽为不迁之庙,则 成 康 刑措, 宣王 中兴, 平王 东周 之始王,并无不祧之説,岂非有功有德哉?”《宋史·礼志九》:“今 太祖 受命开基, 太宗 纘承大宝,则百世不祧之庙矣。”

国语词典

不祧 (bù tiāo)
  1. 一種古代廟制。古時要把世次過遠的祖先神主,陸續遷於太祖廟合祭,稱為「祧」,只有創業的始祖是永不遷移的,稱為「不祧」。後比喻永久不廢之意。

    • 宋史.卷一○六.禮志九:「今太祖受命開基,太宗纘承大寶,則百世不祧之廟矣。」
随便看

 

汉语词典包含277891条汉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2/23 17:31: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