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携老扶弱 |
释义 | 携老扶弱拼音:xié lǎo fú ruò,简拼:xlfr 成语解释搀着老人,扶着体弱者。亦作“携老扶幼”、“携老挈幼”。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臣自涉州疆,目睹困乏,流移四散,十不存二,携老扶弱,不绝于路。” 成语造句:他们携老扶弱结伴而行 成语故事:西晋时期,并州刺史刘琨在赴任途中,见盗寇出没,百姓流离失所,四处逃散,留下的人十分有限。百姓携老扶弱往外讨饭。刘琨招募1000人,转战晋阳,打击盗贼,安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,不到半年,流离的人逐渐回来安居乐业。 繁体写法:攜老扶弱 近义词:
用法:作谓语、状语;指相互帮助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感情:中性成语 结构: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:support old folk and lead children 携老扶弱成语接龙携老扶弱 --> 弱水之隔 --> 格格不入 --> 入不敷出 --> 出圣入神 --> 神龙见首 --> 手高手低 --> 滴酒不沾 --> 沾泥带水 --> 水阔山高 --> 高情逸兴 --> 兴旺发达 --> 达地知根 --> 根孤伎薄 --> 薄情无义 --> 异想天开 --> 开门延盗 --> 道旁苦李 --> 理冤擿伏 --> 福寿年高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