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亡国之音 |
释义 | 亡国之音拼音:wáng guó zhī yīn,简拼:wgzy 成语解释原指国家将亡,人民困苦,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,后多指颓靡yin*荡的歌曲。 成语出处:西汉 戴圣《礼记 乐记》:“亡国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。” 成语造句:卿勿为亡国之音,使人悒悒。(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林四娘》) 繁体写法:亡國之音 近义词:
用法:偏正式;作宾语;含贬义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感情:贬义成语 结构: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:the tune presaging the fallen state 亡国之音成语接龙亡国之音 --> 因人而异 --> 意在笔外 --> 外宽内深 --> 深奸巨猾 --> 华颠老子 --> 紫芝眉宇 --> 雨覆云翻 --> 翻衾倒枕 --> 枕典席文 --> 文君新寡 --> 寡鹄孤鸾 --> 鸾飞凤翥 --> 著述等身 --> 身寄虎吻 --> 刎颈至交 --> 蛟龙得水 --> 水母目虾 --> 虾荒蟹乱 --> 乱世之音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