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莼羹鲈脍 |
释义 | 莼羹鲈脍拼音:chún gēng lú kuài,简拼:cglk 成语解释莼:莼菜;脍:切得很细的肉。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。 成语出处:《晋书 文苑传 张翰》:“翰因见秋风起,乃思吴中菰菜、莼羹、鲈鱼脍。” 成语造句:意倦须还,身闲贵早,岂为莼羹鲈脍哉!(宋 辛弃疾《沁园春 带湖新居将成》词) 成语故事:西晋时期,吴县人张翰才思敏捷,他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,经常与朋友外出喝酒聊天,吃莼菜羹与红脍鲈鱼。他曾到洛阳大司马府做官,见官场黑暗,不由得想起家乡的莼羹鲈脍,就毅然辞官,悄悄地回到故乡。 繁体写法:蒓羹鱸膾 近义词:
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;指思乡辞官 感情:中性成语 结构: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:water shield soup and minced perch 莼羹鲈脍成语接龙莼羹鲈脍 --> 快犊破车 --> 车击舟连 --> 连理之木 --> 幕后操纵 --> 纵理入口 --> 口吐珠玑 --> 鸡皮鹤发 --> 发引千钧 --> 君子固穷 --> 穷猿奔林 --> 临机制变 --> 变动不居 --> 拘文牵义 --> 义不旋踵 --> 种学织文 --> 稳操胜算 --> 算尽锱铢 --> 铢穪寸量 --> 良心发现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