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三无坐处 |
释义 | 三无坐处拼音:sān wú zuò chù,简拼:swzc 成语解释坐处:坐位。本指宰相、御史、员外官员太多,没有办公的地方可坐。后泛指官员太多,人浮于事。 成语出处:唐·杜佑《通典?职官典一》:“逮乎景龙,官纪大紊,复有斜封无坐处之诵兴焉。”注:“故时人谓之三无坐处,谓宰相、御史及员外官也。” 成语造句:自此小人各援引其党类,滥官日多,朝堂充溢,时人以为三无坐处。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七十七回 三无坐处成语接龙三无坐处 --> 触目皆是 --> 释生取义 --> 意气相得 --> 得不偿失 --> 师出有名 --> 鸣凤朝阳 --> 扬扬得意 --> 逸辈殊伦 --> 纶言如汗 --> 汗下如流 --> 留连忘返 --> 反面文章 --> 张皇失错 --> 措颜无地 --> 地塌天荒 --> 荒唐无稽 --> 积讹成蠹 --> 杜门絶客 --> 客囊羞涩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