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吞舟之鱼 |
释义 | 吞舟之鱼拼音:tūn zhōu zhī yú,简拼:tzzy 成语解释能吞舟的大鱼。常以喻人事之大者。 成语出处: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吞舟之鱼,砀而失水。”《列子·杨朱》:“吞舟之鱼,不游枝流;鸿鹄高飞,不集污池。”《史记·酷吏列传序》:“网漏于吞舟之鱼,而吏治烝烝,不至于奸,黎民艾安。” 成语造句:吾顿八纮之网以收之,即或漏吞舟之鱼,而已暴腮断鳍,颓然老矣。严复《论世变之亟》 繁体写法:吞舟之魚 用法:作宾语;多用于比喻句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 感情:中性成语 结构: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吞舟之鱼成语接龙吞舟之鱼 --> 娱妻弄子 --> 子曰诗云 --> 云山雾罩 --> 照萤映雪 --> 雪鸿指爪 --> 爪牙之将 --> 降尊临卑 --> 卑陋龌龊 --> 辍食吐哺 --> 捕影系风 --> 风张风势 --> 逝者如斯 --> 思如涌泉 --> 全神倾注 --> 祝不胜诅 --> 祖功宗德 --> 得胜葫芦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