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逐鹿中原 |
释义 | 逐鹿中原拼音:zhú lù zhōng yuán,简拼:zlzy 成语解释在中原争夺天下。比喻争夺政权。逐:追赶;鹿:比喻帝位、政权。 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。” 成语造句:三军在江、淮、河、汉之间布成“品”字形阵势,互为觭角,逐鹿中原,机动歼敌。(liu*伯*承《千里跃进大别山》) 成语故事:齐王韩信的谋士蒯通见韩信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,就劝韩信背叛刘邦,自带队伍去与刘邦争天下。可韩信不听他的建议。刘邦打败项羽后,由吕后矫诏设计擒住了韩信,说韩信谋反,一心要除掉他。韩信受刑前后悔极了,说:“我当初不听蒯通之言才会有今天!”杀了韩信后,刘邦下令抓来蒯通,也要治他的罪。临刑前,刘邦说:“你让韩信背叛我,我今天就杀了你,有什么话要说吗?”蒯通一点也不害怕,十分平静地说:“狗都知道要忠实于自己的主人,我那时是韩信的手下,当然不会忠实于你。再者,秦朝已近颓势,天下英雄并起,都在追逐秦朝之政权,谁力量大就会得到它。与你争夺天下的人力量不够才会失败,如果你要杀我那就杀吧。”刘邦听后,觉得蒯通很有胆识,十分欣赏他,就把他放了。 近义词:
写法辨析:逐,不能写作“遂”。 用法: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感情:中性成语 结构: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逐鹿中原成语接龙逐鹿中原 --> 援引荐举 --> 举目千里 --> 理不忘乱 --> 乱俗伤风 --> 风流蕴藉 --> 借面吊丧 --> 桑梓之念 --> 念念不舍 --> 舍己为人 --> 人马平安 --> 安家落户 --> 互为因果 --> 过从甚密 --> 密约偷期 --> 七损八伤 --> 伤夷折衄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