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嗳声叹气
释义

嗳声叹气

拼音:ài shēng tàn qì,简拼:astq

成语解释

因伤感、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。

成语出处: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0回:“薛蟠急得说又不好,劝又不好,打又不好,央告又不好,只是出入嗳声叹气。”

成语造句:

刁迈彭一面让他起,一面故意做出嗳声叹气的样子,说‘这是怎么好!这是怎么好!叫我怎么对得起死的大哥!’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十一回

繁体写法:

噯聲嘆氣

近义词:

  1. 唉声叹气

反义词:

  1. 喜笑颜开

用法:

作谓语、状语、补语;用于忧愁等叹息

感情:

中性成语

结构:

联合式成语

产生年代:

近代成语

英语翻译:

to groan and sigh <to moan and groan>

嗳声叹气成语接龙

嗳声叹气 --> 弃短取长 --> 长往远引 --> 饮血崩心 --> 心领意会 --> 讳树数马 --> 马放南山 --> 山呼万岁 --> 碎骨粉尸 --> 失魂落魄 --> 破釜沈舟 --> 赒穷恤匮 --> 溃不成军 --> 君子协定 --> 定乱扶衰 --> 衰当益壮 --> 撞倒南墙 --> 强本弱末 --> 莫不逾侈 --> 耻居人下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4/23 22:29: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