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亡羊补牢 |
释义 | 亡羊补牢拼音:wáng yáng bǔ láo,简拼:wybl 成语解释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。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。亡:逃亡,丢失;牢:关牲口的圈。 成语出处: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四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 成语造句:张学良始则失地,今幸固守锦州,亡羊补牢,可称晚悟。(章炳麟《与孙思昉论时事书》二) 成语故事:这故事出自“战国策”。战国时代,楚国有一个大臣,名叫庄辛,有一天对楚襄王说:“你在宫里面的时候,左边是州侯,右边是夏侯;出去的时候,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。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,不管国家大事,郢(楚都,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)一定要危险啦!”襄王听了,很不高与,气骂道:“你老糊涂了吗?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?”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:“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,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。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,楚国一定要灭亡的。你既然不信我的话,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,看事情究竟会怎样。”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,秦国果然派兵侵楚,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(今河南息县西北)。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,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,问他有什么办法;庄辛很诚恳地说:“我听说过,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,这还不晚;羊跑掉了才补羊圈,也还不迟。……”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,只知道享乐,不知道如何做事,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。“亡羊补牢”这句成语,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,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,如果赶紧去挽救,还不为迟的意思。例如一个事业家,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,轻举冒进,陷入失败的境地。但他并不气馁,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,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,认为“亡羊补牢”,从头做起,还不算晚呢!。 繁体写法:亡羊補牢 近义词:
反义词:
成语正音:亡,不能读作“wànɡ”。 写法辨析:补,不能写作“朴”。 用法:连动式;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感情:贬义成语 结构: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:mend the fold after a sheep is lost 亡羊补牢成语接龙亡羊补牢 --> 劳民动众 --> 众嘘漂山 --> 山高路陡 --> 陡壁悬崖 --> 睚眦杀人 --> 人琴俱逝 --> 噬脐莫及 --> 疾恶若仇 --> 愁眉泪眼 --> 眼腰黄赤 --> 赤手光拳 --> 权重秩卑 --> 北辰星拱 --> 拱挹指麾 --> 恢奇多闻 --> 文章宿老 --> 老实疙瘩 --> 大喜若狂 --> 狂朋怪友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