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乘人之危 |
释义 | 乘人之危拼音:chéng rén zhī wēi,简拼:crzw 成语解释乘:趁;危:危险;灾难。趁别人有困难时;去要挟、侵害对方。 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盖勋传》:“谋事杀良,非忠也;乘人之危,非仁也。” 成语造句:那种乘人之危,大发横财的人,是缺德的人。 成语故事:东汉时,盖勋因为人正直,很有才干,被举为孝廉,当上了郡太守的主要属官——长史。盖勋所在的郡属凉州刺史梁鹄(hu)管辖,而梁鹄又是盖勋的朋友。 繁体写法:乗人之危 近义词:
反义词:
成语正音:乘,不能读作“chènɡ”。 写法辨析:乘,不能写作“成”或“趁”。 用法: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,同“趁人之危”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感情:贬义成语 结构: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谜语:车祸;救护车 英语翻译:capitalize on sb.'s disasters 乘人之危成语接龙乘人之危 --> 威风扫地 --> 地远山险 --> 显露头角 --> 挢枉过正 --> 政清人和 --> 何所不为 --> 为之一振 --> 振振有辞 --> 词严义正 --> 正襟安坐 --> 坐失机宜 --> 移船就泊 --> 踣不复振 --> 赈贫贷乏 --> 乏善可陈 --> 陈善闭邪 --> 挟细拿粗 --> 粗心浮气 --> 弃道任术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