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武不善作
释义

武不善作

拼音:wǔ bù shàn zuò,简拼:wbsz

成语解释

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。

成语出处:

《西游记》第六三回:“常言道:‘武不善作’,但只怕起手处不得留情,一时间伤了你的性命。”

成语造句:

从来‘武不善作’,邓九公合褚一官便都有摘了帽子,甩了大衣,盘上辫子,又在短衣上缩紧了腰,叫了四个人进来捆那绳扛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七回

用法:

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

常用程度:

常用成语

感情:

中性成语

结构:

主谓式成语

产生年代:

古代成语

武不善作成语接龙

武不善作 --> 作壁上观 --> 官样词章 --> 张眉努目 --> 目往神受 --> 寿陵匍匐 --> 拂袖而起 --> 乞灵药石 --> 食不求饱 --> 饱谙世故 --> 顾影弄姿 --> 孳孳汲汲 --> 疾如旋踵 --> 冢木已拱 --> 拱手而降 --> 降人以心 --> 心焦火燎 --> 撩云拨雨 --> 与世偃仰 --> 养虎伤身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2/10 22:43: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