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奉辞伐罪 |
释义 | 奉辞伐罪拼音:fèng cí fá zuì,简拼:fcfz 成语解释谓奉严正之辞而讨有罪。 成语出处:《书·大禹谟》;“肆予以尔众士,奉辞伐罪。”伐,一本作“罚”。 成语造句:我今奉辞伐罪,拯溺苏枯。宋·岳飞《奉诏移伪齐檄》 繁体写法:奉辭伐辠 近义词:
用法:作谓语;指讨伐有罪的人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 感情:中性成语 结构: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:send an expedition to punish a guilty party 奉辞伐罪成语接龙奉辞伐罪 --> 罪孽深重 --> 众口销金 --> 金舌蔽口 --> 口轻舌薄 --> 博文约礼 --> 理所必然 --> 然糠自照 --> 照萤映雪 --> 雪窑冰天 --> 天壤之觉 --> 绝口不提 --> 提牌执戟 --> 掎摭利病 --> 病病歪歪 --> 歪歪倒倒 --> 捣虚敌随 --> 随风转舵 --> 堕珥遗簪 --> 簪星曳月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