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卧旗息鼓 |
释义 | 卧旗息鼓拼音:wò qí xī gǔ,简拼:wqxg 成语解释息鼓:停止敲鼓。放倒旗子,停止敲鼓。指隐蔽行军,不暴露目标。 成语出处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郭冲三事曰:“亮意气自若,敕军中皆卧旗息鼓,不得妄出庵幔,又令大开四城门,扫地却酒。” 近义词: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多用于比喻句 卧旗息鼓成语接龙卧旗息鼓 --> 淈泥扬波 --> 波光鳞鳞 --> 麟趾呈祥 --> 详详细细 --> 系而不食 --> 十载寒窗 --> 窗外有耳 --> 耳目股肱 --> 公子王孙 --> 孙庞斗智 --> 志大量小 --> 晓行夜宿 --> 粟红贯朽 --> 朽木粪土 --> 兔起凫举 --> 举纲持领 --> 领袖后进 --> 尽其所长 --> 肠肥脑满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