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招亡纳叛 |
释义 | 招亡纳叛拼音:zhāo wáng nà pàn,简拼:zwnp 成语解释招引接纳敌方叛逃的人。 成语出处: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高帝五年》:“高祖起丰、沛以来,罔罗豪桀,招亡纳叛,亦已多矣。” 成语造句:那时安禄山久蓄异志,专一招亡纳叛。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十卷 繁体写法:招亡納叛 近义词: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 感情:中性成语 结构: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招亡纳叛成语接龙招亡纳叛 --> 判若鸿沟 --> 钩玄提要 --> 药笼中需 --> 虚位以待 --> 殆无孑遗 --> 讬物陈喻 --> 寓庄于谐 --> 邪不干正 --> 政以贿成 --> 城中桃李 --> 理直气壮 --> 壮心不已 --> 以身试祸 --> 祸从口生 --> 生不遇时 --> 十步香车 --> 车马填门 --> 门墙桃李 --> 礼让为国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