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吞声忍气
释义

吞声忍气

拼音:tūn shēng rěn qì,简拼:tsrq

成语解释

吞声:不敢出声;忍:忍耐。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,不敢出声。

成语出处:

元 高文秀《黑旋风》第一折:“我只是吞声忍气,匿迹潜形。”

成语造句:
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论“人言可畏”》:“对强者它是弱者,但对更弱者它却还是强者,所以有时虽然吞声忍气,有时仍可以耀武扬威。”

繁体写法:

吞聲忍氣

近义词:

  1. 忍声吞气

用法:

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
常用程度:

一般成语

感情:

中性成语

结构:

联合式成语

产生年代:

古代成语

英语翻译:

eat humble pie <give one's head for the washing>

吞声忍气成语接龙

吞声忍气 --> 气急败丧 --> 丧师失地 --> 谛分审布 --> 不容分说 --> 说长说短 --> 短小精悍 --> 汗流洽背 --> 背恩负义 --> 议论英发 --> 发科打趣 --> 去危就安 --> 安闲自在 --> 载欣载奔 --> 奔轶絶尘 --> 沉博绝丽 --> 立贤无方 --> 方寸万重 --> 重葩累藻 --> 澡熨故俗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4/22 15:13: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