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防微虑远 |
释义 | 防微虑远拼音:fáng wēi lǜ yuǎn,简拼:fwly 成语解释虑:考虑,思虑。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的时候,就加以防止,并考虑长远的计策。 成语出处:唐·郑亚《唐丞相太尉卫国公李德裕会昌一品制集序》:“由是洞启宸衷,大破群议,运筹制胜,举无遗策,防微虑远。” 成语造句:宋·朱熹《辞免焕章阁待制侍讲奏状》:“所以大振朝纲者,为防微虑远之困。” 繁体写法:防微慮遠 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考虑长远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 感情:中性成语 结构: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防微虑远成语接龙防微虑远 --> 远隔重洋 --> 佯羞诈鬼 --> 鬼神不测 --> 策马飞舆 --> 愚弄人民 --> 民心无常 --> 长袖善舞 --> 五内如焚 --> 焚琴鬻鹤 --> 赫赫英名 --> 鸣雁直木 --> 暮景桑榆 --> 余烬复燃 --> 燃眉之急 --> 极恶穷凶 --> 胸中甲兵 --> 兵闻拙速 --> 宿水飱风 --> 封侯万里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