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一概而论 |
释义 | 一概而论拼音:yī gài ér lùn,简拼:ygel 成语解释概:古代量粮食时刮平斗槲的木棍;一概:一律。用同一个标准来评论、看待或处理。多形容不分性质、不加区别地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。 成语出处: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九章 怀沙》:“同糅玉石兮,一概而相量。” 成语造句:我们对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,决不能一概而论。 繁体写法:一槩而論 近义词:
反义词:
成语正音:概,不能读作“kǎi”。 写法辨析:概,不能写作“慨”。 用法:偏正式;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;用于否定句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感情:中性成语 结构: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:treat different things as the same 一概而论成语接龙一概而论 --> 论甘忌辛 --> 心贯白日 --> 日月入怀 --> 怀安败名 --> 名不虚得 --> 德浅行薄 --> 薄唇轻言 --> 言不由中 --> 终天之慕 --> 目知眼见 --> 见时知几 --> 掎挈伺诈 --> 诈哑佯聋 --> 龙跃虎踞 --> 具瞻所归 --> 归之若流 --> 流血漂卤 --> 鲁女泣荆 --> 惊魂落魄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