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奋不顾身
释义

奋不顾身

拼音:fèn bù gù shēn,简拼:fbgs

成语解释

奋:振作精神;鼓起干劲。指勇往直前;不顾个人安危。

成语出处:

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。”

成语造句:

部下弟子,虽不敢谓久经训练,有勇知方,惟大义所在,却是奋不顾身。(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一百十五回)

成语故事:

“奋不顾身”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奋勇向前,不顾个人安危。这个成语来源于《汉书.司马迁传》,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,事亲孝,与士信,临财廉,取予义,分别有让,恭俭下人,常思奋不顾身,以徇国家之急。李陵,字少卿,是汉武帝时的著名大将,很受汉武帝信用,任命他为骑都尉,率军抵御匈奴的入侵。李陵擅长骑射,又懂得兵法,当时很得朝廷信任。不料,李陵在和匈奴的战斗中,由于寡不敌从,无奈投降了匈奴。听说李陵投降,汉武帝很是生气,认为李陵辱没了自己对他的信任,朝中大臣也都纷纷指责李陵没有骨气。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不这样认为,他说:“我和李陵一向没什么交情,但我见他为人很讲义气,孝顺父母,友爱兵士。他常常想奋不顾身地解救国家的灾难,所以,我认为李陵这次在领兵不到五千的情况下,与数万名敌兵对阵,最后由于伤亡惨重,弹尽粮绝,归路被切断,才被迫投降,是情有可原的。而且我还认为,他这次投降,并非贪生,而是想等待以后有利的时机再来报答国家。”司马迁说得在情在理,但汉武帝却认为他是替李陵辩护,是非不分,将他关进了监狱,施行“腐刑”。以后,汉武帝还杀了李陵全家。李陵知道后很是痛心,于是在匈奴娶妻成家,至死不回故土,未能实现他奋不顾身、为国捐躯的愿望。

繁体写法:

奮不顧身

近义词:

  1. 舍生忘死
  2. 万死不辞

反义词:

  1. 贪生怕死
  2. 畏缩不前

写法辨析:

奋,不能写作“愤”。

用法:

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

常用程度:

常用成语

感情:

中性成语

结构:

偏正式成语

产生年代:

古代成语

成语谜语:

茅坑里打架

英语翻译:

dash ahead regardless of one's safety

奋不顾身成语接龙

奋不顾身 --> 身名俱败 --> 拜将封侯 --> 猴子搏矢 --> 使心憋气 --> 气吞万里 --> 李郭同船 --> 传道受业 --> 业业矜矜 --> 金革之声 --> 生死无贰 --> 二分明月 --> 月下星前 --> 潜濡默被 --> 被发左袵 --> 任其自然 --> 然糠照薪 --> 心奓体忲 --> 太上无情 --> 情巧万端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4/12/22 9:19: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