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茫然自失
释义

茫然自失

拼音:máng rán zì shī,简拼:mrzs

成语解释

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:

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仲尼》:“子贡茫然自失,归家淫思七日,不食不寝,以至骨立。”

成语造句:

值夫人睡觉,呼娉索人参汤。娉惶恐走去,生茫然自失,魂魄俱丧。明·李昌祺《剪灯余话·贾云华还魂记》

近义词:

  1. 芒然自失

用法:

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

常用程度:

常用成语

感情:

中性成语

结构:

偏正式成语

产生年代:

古代成语

茫然自失成语接龙

茫然自失 --> 施朱傅粉 --> 粉骨糜躯 --> 趋时附势 --> 适逢其会 --> 惠施之谋 --> 谋臣武将 --> 降贵纡尊 --> 尊严若神 --> 神眉鬼眼 --> 掩瑕藏疾 --> 吉光凤羽 --> 雨迹云踪 --> 宗庙丘墟 --> 须臾之间 --> 坚持不懈 --> 谢庭兰玉 --> 遇事生波 --> 拨乱之才 --> 才高七步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2/5 17:37: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