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抖擞精神 |
释义 | 抖擞精神拼音:dǒu sǒu jīng shén,简拼:dsjs 成语解释振作起精神。 成语出处: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》:“(僧)问:'光吞万象从师道,心月孤圆意若何?'师曰:'抖擞精神着。'” 成语造句:飞抖擞精神,酣战吕布。连斗五十余合,不分胜负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回) 繁体写法:抖擻精神 近义词:
用法:作谓语;指振作精神 感情:中性成语 结构: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:brace up <pull oneself together> 抖擞精神成语接龙抖擞精神 --> 神道设教 --> 较短比长 --> 长戟高门 --> 门禁森严 --> 言简意明 --> 名山事业 --> 业绍箕裘 --> 求忠出孝 --> 笑不可仰 --> 仰面唾天 --> 天道无私 --> 思如涌泉 --> 拳拳盛意 --> 意慵心懒 --> 揽辔澄清 --> 轻轻松松 --> 松枝挂剑 --> 建功立业 --> 夜长梦多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