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不即不离
释义

不即不离

拼音:bù jí bù lí,简拼:bjbl

成语解释

即:靠近;离:疏远。既不亲近也不疏远。本是佛教用语;后用来指对待别人的态度不太接近;也不太疏远。也用来表示差不离、不离谱(儿)。

成语出处:

《圆觉经》上卷:“不即不离,无缚无脱。始知众生本来成佛,生死涅槃犹如做梦。”

成语造句:

刘本人打着保境安民的旗号,隐隐地以湖北的政治中心自命,对于南北两方都采取着不即不离的态度。(郭沫若《革命春秋 北伐途次》)

繁体写法:

不即不離

近义词:

  1. 若即若离

反义词:

  1. 亲密无间

成语正音:

不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
写法辨析:

即,不能写作“既”。

用法:
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形容对人的态度

感情:

中性成语

结构:

联合式成语

产生年代:

古代成语

成语谜语:

跟踪

英语翻译:

keep the right distance

不即不离成语接龙

不即不离 --> 离山调虎 --> 虎啸狼号 --> 浩气四塞 --> 塞耳盗钟 --> 中人之姿 --> 孜孜不辍 --> 惙怛伤悴 --> 翠羽明珠 --> 诸事麇集 --> 急人之困 --> 困兽犹斗 --> 斗色争妍 --> 言不达意 --> 逸趣横生 --> 生儿育女 --> 女大难留 --> 流落失所 --> 索莫乏气 --> 器小易盈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2/10 20:46: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