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隐若敌国
释义

隐若敌国

拼音:yǐn ruò dí guó,简拼:yrdg

成语解释

隐:威严庄重的样子;若:象;敌:匹敌,同等;敌国:相当于一国。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。

成语出处:
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游侠列传》:“吴楚反时,条侯为太尉,乘传车将至河南,得剧孟,喜曰:‘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,吾知其无能为已矣。’天下骚动,宰相得之若得一敌国云。”

成语造句:

唐·吕温《凌烟阁勋臣颂》:“天地之内,指麾无前,熊威虎力,隐若敌国。”

繁体写法:

隱若敵國

近义词:

  1. 隐然敌国

用法:

偏正式;作定语;含褒义

感情:

中性成语

结构:

偏正式成语

产生年代:

古代成语

隐若敌国成语接龙

隐若敌国 --> 国之四维 --> 惟肖惟妙 --> 妙语如珠 --> 朱颜绿发 --> 发蒙振落 --> 荦荦大者 --> 赭衣半道 --> 倒悬之患 --> 涣然冰释 --> 势穷力竭 --> 竭智尽忠 --> 螽斯之征 --> 争权夺利 --> 厉志贞亮 --> 亮亮堂堂 --> 堂堂一表 --> 表里相应 --> 硬着头皮 --> 疲于供命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2/5 20:42: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