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发蒙振落 |
释义 | 发蒙振落拼音:fā méng zhèn luò,简拼:fmzl 成语解释蒙:遮盖,指物品上的罩物;振:摇动。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,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。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。 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汲郑列传》:“好直谏,守节死义,难惑以非。至如说丞相弘,如发蒙振落耳。” 成语造句:若一切许其登录,锐意奖进,则去此如发蒙振落,如是而王道荡平,大圜停水之中,无少有坎窞矣。(章炳麟《代议然否论》) 成语故事:西汉时,掌管封舜事务的主爵都尉汲黯,是位忠正耿直的大臣。他不考虑个人安危,经常向年轻的汉武帝直言进谏。有个名叫董仲舒的读书人向武帝提出建议,将诸子百家的学说作为邪说,予以禁止,独尊孔子及其儒家经典,以通过文化上的统治,达到政治上的统一。这就是所谓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。后来,武帝采纳这个建议,到处表示要以仁义治天下。 繁体写法:發蒙振落 近义词:
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;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感情:中性成语 结构: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:as easy as abc 发蒙振落成语接龙发蒙振落 --> 络驿不絶 --> 橛守成规 --> 归十归一 --> 一递一声 --> 生机勃勃 --> 勃然大怒 --> 怒发冲冠 --> 鳏寡孤惸 --> 地广人希 --> 犀照牛渚 --> 主敬存诚 --> 成败得失 --> 施仁布恩 --> 恩威并著 --> 酌古斟今 --> 金瓶落井 --> 井底虾蟇 --> 麻痹不仁 --> 人心惟危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