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势不两立
释义

势不两立

拼音:shì bù liǎng lì,简拼:sbll

成语解释

两立:并存。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。比喻矛盾不可调和。

成语出处:

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一》:“楚强则秦弱,楚弱则秦强,此其势不两立。”

成语造句:

这饮马川贼人这等可恶!几番来搅扰,与他势不两立!(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二十回)

成语故事:

东汉末年,曹操率数十万大军进攻孙权和刘备。孙权召集大臣商讨对策,张昭等主张投降,而周瑜认为要联合刘备,利用曹军不能打持久战的特点抗击曹军。孙权采纳了周瑜的建议,挥剑砍断案桌并发誓说要与曹操势不两立。

繁体写法:

勢不兩立

近义词:

  1. 你死我活
  2. 誓不两立

反义词:

  1. 亲密无间
  2. 情投意合

成语正音:

不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
写法辨析:

两,不能写作“二”。

用法:
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与事物

常用程度:

常用成语

感情:

中性成语

结构:

主谓式成语

产生年代:

古代成语

成语谜语:

千姿百态相对立

英语翻译:

be irreconcilable with

势不两立成语接龙

势不两立 --> 沥胆堕肝 --> 肝胆涂地 --> 地广人希 --> 析珪判野 --> 野处穴居 --> 居心不净 --> 镜圆璧合 --> 河东狮吼 --> 吼三喝四 --> 俟河之清 --> 青眼白眼 --> 掩其无备 --> 被甲执鋭 --> 鋭挫气索 --> 索莫乏气 --> 契船求剑 --> 见哭兴悲 --> 悲喜交加 --> 佳兵不祥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2/10 20:06: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