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接踵而至
释义

接踵而至

拼音:jiē zhǒng ér zhì,简拼:jzez

成语解释

踵:脚后跟;接踵:足跟相接。后头的人脚尖挨上前头人的脚跟;一个跟着一个来到。形容人特别多;络绎不绝。或事情连续不断地发生。也作“继踵而至”、“接踵而来”。

成语出处:

《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下》:“是日唐主大军接踵而至。”

成语造句:

台湾之割,青岛之割,威海之割,接踵而至。(章炳麟《箴新党论》)

近义词:

  1. 接二连三
  2. 川流不息
  3. 联翩而至

成语正音:

踵,不能读作“zhònɡ”。

写法辨析:

踵,不能写作“种”。

用法:

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常用程度:

常用成语

感情:

中性成语

结构:

偏正式成语

产生年代:

古代成语

英语翻译:

come one after another

接踵而至成语接龙

接踵而至 --> 彘子孩儿 --> 耳顺之年 --> 年高有德 --> 得马生灾 --> 灾难深重 --> 众恶必察 --> 察颜观色 --> 瑟弄琴调 --> 条解支劈 --> 披星戴月 --> 岳岳荦荦 --> 络驿不絶 --> 绝国殊俗 --> 俗下文字 --> 自负不凡 --> 繁文缛节 --> 诘究本末 --> 默然无语 --> 渔阳鼙鼓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2/5 16:53: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