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惶恐不安
释义

惶恐不安

拼音:huáng kǒng bù ān,简拼:hkba

成语解释

惶恐:惊慌、害怕。惊慌、害怕得不得安宁。

成语出处:

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莽传下》:“人民正营。”唐 颜师古注:“正营,惶恐不安之意也。”

成语造句:

(1)第三世界国家日益强大,超级大国都感到惶恐不安了。(2)社会秩序不安定,老百姓居家过日子也会惶恐不安。

近义词:

  1. 惊慌失措

反义词:

  1. 处之泰然
  2. 谈笑自若

成语正音:

惶,不能读作“huānɡ”。

写法辨析:

惶,不能写作“慌”。

用法:

补充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

常用程度:

常用成语

感情:

贬义成语

结构:

补充式成语

产生年代:

古代成语

英语翻译:

be greatly upset

惶恐不安成语接龙

惶恐不安 --> 鞍前马后 --> 后继有人 --> 人事代谢 --> 蟹荒蟹乱 --> 乱扣帽子 --> 紫气东来 --> 来去无踪 --> 宗庙丘墟 --> 虚气平心 --> 心旌摇曳 --> 夜寝夙兴 --> 星辰夙驾 --> 驾鹤西游 --> 油渍麻花 --> 花影缤纷 --> 芬芳馥郁 --> 玉箫金管 --> 管鲍分金 --> 金貂贳酒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2/10 20:17: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