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离心离德 |
释义 | 离心离德拼音:lí xīn lí dé,简拼:lxld 成语解释心:思想;德:信念。思想不统一;信念不一致。形容人心各异;各行其是。 成语出处:《尚书 泰誓中》:“受有亿兆夷人,离心离德;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 成语造句:黎民离心离德,祸生不测。(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十七回) 成语故事:商朝末年,纣王荒淫无道、暴虐成性。手下的官员都是离心离德,军心涣散。周武王联合西部的八个诸侯,集结4万兵力,亲自率军征讨纣王。在出发前的誓师会上,他发表演讲,表示上下要同心同德,不消灭纣王誓不罢休。 繁体写法:離心離惪 近义词:
反义词:
写法辨析:德,不能写作“得”。 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感情:贬义成语 结构: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:dissension and discord 离心离德成语接龙离心离德 --> 得财买放 --> 放意肆志 --> 至当不易 --> 异路功名 --> 名高难副 --> 附膻逐秽 --> 惠心妍状 --> 壮气吞牛 --> 牛衣对泣 --> 气竭声嘶 --> 丝恩发怨 --> 怨声载路 --> 鹿裘不完 --> 完完全全 --> 诠才末学 --> 学无所遗 --> 贻诮多方 --> 方面大耳 --> 耳满鼻满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