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痛定思痛 |
释义 | 痛定思痛拼音:tòng dìng sī tòng,简拼:tdst 成语解释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;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;让人震撼;也让人警醒。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;含有警醒的意思。痛:悲痛;哀苦;定:平静。 成语出处:唐 韩愈《与李翱书》:“今而思之,如痛定之人,思当痛之时,不知何能自处也。” 成语造句:境界危恶,层见错出,非人世所堪。痛定思痛,痛何如哉!(宋 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) 成语故事:宋德佑元年(公元1275年),元军逼近南宋都城临安(今浙江杭州)。为解朝廷燃眉之急,文天祥毅然辞去右丞相的职务,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元营谈判,并伺机窥察军情。到元营后,文天祥慷慨陈辞,痛斥了元军南侵的罪行。元军统帅伯颜被其才华折服,企图劝他归顺元朝,但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。 近义词:
反义词:
成语正音:思,不能读作“shī”。 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受挫折后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感情:中性成语 结构:复杂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谜语:好了伤疤不忘痛 英语翻译:draw a lesson from a bitter experience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