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三寸不烂之舌 |
释义 | 三寸不烂之舌拼音: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,简拼:scbs 成语解释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。 成语出处:元 李寿卿《伍员chui*箫》第一折:“老儿放心,凭着我三寸不烂之舌,见了伍员,不怕他不来。” 成语造句:小生必须自去那里,凭三寸不烂之舌,说他们入伙。(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五回) 成语故事:汉高祖刘邦的得力谋士张良,精通兵法,很有谋略,能言善辩。他出谋划策、运筹帷幄,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。刘邦称帝之后,想封张良为“留侯”,张良想出家当道士说:“我凭着自己的三寸舌,报了秦国灭韩国之仇,我心满意足了”。 繁体写法:三寸不爛之舌 近义词:
用法:偏正式;作宾语;比喻能说会道,善于应付的嘴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感情:中性成语 结构: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:a glip tongue <smooth talk; blarney stone.>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