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必不得已 |
释义 | 必不得已拼音:bì bù dé yǐ,简拼:bbdy 成语解释必然不能得止。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。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。 成语出处:《论语 颜渊》:“子贡问政。子曰:‘足食,足兵,民信之矣。’子贡曰:‘必不得已而去,于斯三者何先?’曰:‘去兵。’” 成语造句:布之威怀,革其非心,必不得已,则仗大顺以讨之,出师以征之。唐 权德舆《世祖封不义侯议》 近义词: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实在不得不如此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感情:中性成语 结构: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英语翻译:if have to <under the necessity of> 必不得已成语接龙必不得已 --> 以德服人 --> 人生如梦 --> 梦劳魂想 --> 想入非非 --> 飞书走檄 --> 习若自然 --> 燃萁煮豆 --> 斗智斗力 --> 立竿见影 --> 影影绰绰 --> 绰有余暇 --> 遐迩知名 --> 明参日月 --> 岳岳荦荦 --> 落发为僧 --> 僧多粥少 --> 少头没尾 --> 猥结蚊聚 --> 据图刎首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