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朝不保夕 |
释义 | 朝不保夕拼音:zhāo bù bǎo xī,简拼:zbbx 成语解释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。形容生活困难;也形容形势危急;难以预料。 成语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元年》:“吾侪偷食,朝不保夕,何其长也。” 成语造句:这通告示,轰动了整个固始城,津津乐道,竟似忘了身在危城,朝不保夕。(高阳《清宫外史》上册) 成语故事:晋武帝统一全国后,推行“以孝治天下”,提倡孝敬父母,尊重老人。他想启用西蜀尚书郎李密,就下诏书任命李密为郎中。李密不愿出来做官,就写《陈情表》上书,说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,祖母的日子朝不保夕了,待伺候祖母后再出来做官。 近义词:
反义词:
成语正音:朝,不能读作“cháo”。 用法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形势危急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感情:贬义成语 结构: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谜语:日内瓦 英语翻译:not to know in the morning what may happen in the evening 朝不保夕成语接龙朝不保夕 --> 希世奇宝 --> 饱经风雨 --> 讬物连类 --> 类是而非 --> 飞蛾投焰 --> 宴安鸩毒 --> 独鹤鸡羣 --> 群魔乱舞 --> 舞刀跃马 --> 马工枚速 --> 夙夜匪解 --> 解疑释结 --> 节哀顺变 --> 辨物居方 --> 方寸已乱 --> 乱点鸳鸯 --> 殃及池鱼 --> 鱼贯而入 --> 入室昇堂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