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粗制滥造
释义

粗制滥造

拼音:cū zhì làn zào,简拼:czlz

成语解释

粗:粗糙;滥:过多而不加以节制。原指产品制作粗糙;只求数量;不顾质量。现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讲求质量。

成语出处:

鲁迅《花边文学 商贾的批评》:“如果并不以卖文为活,因此也无须‘粗制滥造’。”

成语造句:

现在粗制滥造的翻译,不是这班人干的,就是一些书贾的投机。(鲁迅《二心集 善于翻译的通信》)

繁体写法:

麤制濫造

近义词:

  1. 偷工减料
  2. 敷衍了事

反义词:

  1. 精雕细刻
  2. 细针密缕

成语正音:

制,不能读作“zhī”。

写法辨析:

制,不能写作“治”。滥,不能写作“烂”。

用法:
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,用于工作等方面

常用程度:

常用成语

感情:

贬义成语

结构:

联合式成语

产生年代:

当代成语

英语翻译:

turn out in large quantity without any regard for quality

粗制滥造成语接龙

粗制滥造 --> 皂白须分 --> 分星擘两 --> 两心相悦 --> 约定俗成 --> 盛水不漏 --> 镂金铺翠 --> 翠羽明垱 --> 荡为寒烟 --> 燕昭市骏 --> 俊杰廉悍 --> 汗出沾背 --> 被发左袵 --> 任怨任劳 --> 劳苦功高 --> 高而不危 --> 偎红倚翠 --> 翠羽明垱 --> 荡析离居 --> 鞠旅陈师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2/10 19:22: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