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比物此志 |
释义 | 比物此志拼音:bǐ wù cǐ zhì,简拼:bwcz 成语解释比物:比类,比喻;志:心意。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、表达自己的心意。 成语出处:东汉 贾谊《新书 阶级》:“故曰‘圣人有金城’者,比物此志也。”王先谦补注:“物,类也。志,意也。言臣如效死取义,则为国家不拔之基,圣人有‘金城’之语,正比类此意也。” 用法:紧缩式;作谓语;形容人寄托心意 感情:中性成语 结构: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:place one's intentions on things 比物此志成语接龙比物此志 --> 置之不论 --> 论长道短 --> 短小精干 --> 干净利索 --> 索然寡味 --> 蔚成风气 --> 气壮胆粗 --> 粗有眉目 --> 目不忍睹 --> 笃近举远 --> 卷旗息鼓 --> 骨肉至亲 --> 亲极反疏 --> 摅肝沥胆 --> 胆战心慌 --> 荒山野岭 --> 领异标新 --> 心和气平 --> 平头百姓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