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猝不及防
释义

猝不及防

拼音:cù bù jí fáng,简拼:cbjf

成语解释

猝:突然;出乎意料;防:防备。事情来得突然;使人来不及防备。

成语出处:

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:“既不炳烛,又不扬声,猝不及防,突然相遇,是先生犯鬼,非鬼犯先生。”

成语造句:

(1)有人从背后扑来,他猝不及防,栽倒在地。(2)小明走过球场,猝不及防被迎面飞来的足球碰伤了。

近义词:

  1. 措手不及

反义词:

  1. 防患未然

成语正音:

猝,不能读作“zú”。

写法辨析:

猝,不能写作“狡”。

用法:

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事情发生得很突然

常用程度:

常用成语

感情:

中性成语

结构:

联合式成语

产生年代:

近代成语

英语翻译:

be taken by surprise

猝不及防成语接龙

猝不及防 --> 防意如城 --> 盛水不漏 --> 镂骨铭心 --> 薪尽火传 --> 传宗接代 --> 戴星而出 --> 出内之吝 --> 赁耳佣目 --> 墓木已拱 --> 拱手而降 --> 降龙伏虎 --> 虎咽狼飡 --> 餐松饮涧 --> 剑戟森森 --> 森罗万象 --> 煞有介事 --> 疥癣之病 --> 并容偏覆 --> 付诸东流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2/10 22:45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