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病入膏肓 |
释义 | 病入膏肓拼音:bìng rù gāo huāng,简拼:brgh 成语解释膏肓:我国古代医学名称;心尖脂肪叫“膏”;心脏和膈膜之间叫“肓”。古代认为“膏肓”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。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。也比喻事态严重;无法挽救。也作“病在膏肓”。 成语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年》:“医至,曰:‘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,不可为也。’公曰:‘良医也。’厚为之礼而归之。” 成语造句:吾观刘琦过于酒色,病入膏肓,今见面黄羸瘦,气喘呕血,不过半年,其人必死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二回) 成语故事:春秋时期,晋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,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,便专程派人去请来。 近义词:
反义词:
成语正音:肓,不能读作“mánɡ”。 写法辨析:肓,不能写作“盲”。 用法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,用于事物或人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感情:贬义成语 结构: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谜语:最重的病 英语翻译:have no hope of recovery 病入膏肓成语接龙病入膏肓 --> 荒怪不经 --> 鲸吞虎据 --> 据徼乘邪 --> 邪不干正 --> 郑重其辞 --> 词言义正 --> 正点背画 --> 画眉京兆 --> 召之即来 --> 来去分明 --> 名高难副 --> 富贵不淫 --> 淫朋密友 --> 有名无实 --> 时不可逢 --> 逢场竿木 --> 目眩头晕 --> 晕晕忽忽 --> 呼马呼牛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