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揭竿而起 |
释义 | 揭竿而起拼音:jiē gān ér qǐ,简拼:jgeq 成语解释揭:举;竿:竹竿;指旗帜。揭竿为旗;奋起反抗。泛指人民起义。 成语出处:汉 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将数百之众,转而攻秦,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。” 成语造句:一时各路人马,揭竿而起,不分昼夜,兼水路纷纷入鄂。(白先勇《梁父吟》) 成语故事:公元前209年7月,阳城(今河南登封东南)的地方官派出两名差官押着九百名贫民壮丁,到渔阳(今北京市密云县)去防守边疆。这两个差官又从壮丁里挑选出两个身强力壮的人作屯长,让他们再去管理其余的壮丁。这两个屯长一个叫陈胜(字涉),是个雇农;另一个叫吴广,是个贫农。他俩原来并不认识,现在碰在一起,共同的命运,很快就使他们成了好朋友。 近义词:
反义词:
成语正音:竿,不能读作“ɡàn”。 写法辨析:竿,不能写作“杆”。 用法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感情:中性成语 结构: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谜语:跳高;等到鱼儿上钩时 英语翻译:start an uprising 揭竿而起成语接龙揭竿而起 --> 杞梓之才 --> 才大难用 --> 用尽机关 --> 官复原职 --> 执而不化 --> 画虎类狗 --> 苟且之心 --> 心灵性慧 --> 惠子善譬 --> 睥睨物表 --> 表里不一 --> 一人耳目 --> 目空一世 --> 势倾天下 --> 下交不渎 --> 读书三余 --> 鱼水之情 --> 情真意切 --> 郄诜高第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