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锲而不舍
释义

锲而不舍

拼音:qiè ér bù shě,简拼:qebs

成语解释

锲:雕刻;舍:停止。不停地雕刻。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。

成语出处:

先秦 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

成语造句:

夫固谓一人锲而不舍,则行美于本性矣。(章炳麟《菌说》)

成语故事:

战国末期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荀况在《劝学》中教育人们做事情要有恒心和毅力,坚持不懈、持之以恒。这个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不停地雕刻,就连金属和石头那么硬的东西都可以镂穿。其中“镂刻”是一种精细的雕刻方式。
  在哲学思想方面,荀子认为自然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;反对天命,不迷信鬼神,认为人定胜天;还主张因地、因时制宜,充分发挥人的才能,促使万物发展。在教育方面,他写过一篇十分著名的文章——《劝学》,来阐明他的教育思想。《劝学》中记述了他在教育、学习方面的很多理论,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。比如,他认为人接受教育,努力学习是非常必要的,这样才能“青出于蓝,而胜于蓝”,使学生超过老师,后人胜过前人。在《劝学》中,荀子还用镂刻金石来说明学习一定要持之以恒的道理。他写道: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后人就是根据这里锲而不舍的意思总结出了这句成语。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镂刻而不能坚持下去,就连朽木也不会被折断;但若坚持一直不停地镂刻,就是金属、石头也会被镂穿。学习知识是一个由少到多、日积月累的过程,高深渊博的学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,所谓“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”。所以人们学习时一定要坚持不懈,只有这样才会取得成功。

繁体写法:

鍥而不捨

近义词:

  1. 坚持不懈
  2. 坚韧不拔

反义词:

  1. 半途而废
  2. 知难而退

成语正音:

锲,不能读作“qì”;而,不能读作“ěr”。

写法辨析:

锲,不能写作“契”。

用法:

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

常用程度:

常用成语

感情:

中性成语

结构:

偏正式成语

产生年代:

古代成语

成语谜语:

常雕

英语翻译:

work with perseverance

锲而不舍成语接龙

锲而不舍 --> 舍身为国 --> 国家多难 --> 难兄难弟 --> 地主之仪 --> 遗闻逸事 --> 士马精强 --> 强自取折 --> 蛇食鲸吞 --> 吞声饮恨 --> 恨入骨髓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2/5 19:58: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