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锲而不舍 |
释义 | 锲而不舍拼音:qiè ér bù shě,简拼:qebs 成语解释锲:雕刻;舍:停止。不停地雕刻。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。 成语出处:先秦 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 成语造句:夫固谓一人锲而不舍,则行美于本性矣。(章炳麟《菌说》) 成语故事:战国末期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荀况在《劝学》中教育人们做事情要有恒心和毅力,坚持不懈、持之以恒。这个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不停地雕刻,就连金属和石头那么硬的东西都可以镂穿。其中“镂刻”是一种精细的雕刻方式。 繁体写法:鍥而不捨 近义词:
反义词:
成语正音:锲,不能读作“qì”;而,不能读作“ěr”。 写法辨析:锲,不能写作“契”。 用法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感情:中性成语 结构: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谜语:常雕 英语翻译:work with perseverance 锲而不舍成语接龙锲而不舍 --> 舍身为国 --> 国家多难 --> 难兄难弟 --> 地主之仪 --> 遗闻逸事 --> 士马精强 --> 强自取折 --> 蛇食鲸吞 --> 吞声饮恨 --> 恨入骨髓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