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赴火蹈刃 |
释义 | 赴火蹈刃拼音:fù huǒ dǎo rèn,简拼:fhdr 成语解释赴:前往;蹈:踩踏。赴汤蹈火。比喻不避艰险。 成语出处: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:“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,皆可使赴火蹈刃,死不还踵,化之所致也。” 成语造句:西汉·刘向《说苑·指武》:“军之法令,赏罚之数,使士赴火蹈刃,陷阵取将,死不旋踵者。” 繁体写法:赴火蹈刄 近义词: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感情:中性成语 结构: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赴火蹈刃成语接龙赴火蹈刃 --> 认奴作郞 --> 狼狈逃窜 --> 爨桂炊玉 --> 遇事掣肘 --> 肘行膝步 --> 不问皂白 --> 白蜡明经 --> 惊心裂胆 --> 胆丧心惊 --> 旌旗蔽天 --> 添油加醋 --> 猝不及防 --> 防微虑远 --> 远亲近邻 --> 临阵磨刀 --> 刀下留人 --> 人鼠之叹 --> 探汤蹈火 --> 火妻灰子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