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以德报怨 |
释义 | 以德报怨拼音:yǐ dé bào yuàn,简拼:ydby 成语解释拿恩惠报答仇恨。形容对人宽容;不仅不记仇;反而给以好处。 成语出处:《论语 宪问》:“或曰:‘以德报怨何如?’子曰:‘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’” 成语造句: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西安事变时期,中国共产党以德报怨,协同张学良、杨虎城两将军,释放蒋介石,希望他悔过自新,共同抗日。 成语故事:魏国边境靠近楚国的地方有一个小县,一个叫宋就的大夫被派往这个小县去做县令。 繁体写法:以惪報怨 近义词:
反义词:
成语正音:怨,不能读作“yuān”。 写法辨析:怨,不能写作“冤”。 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品德高的人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感情:中性成语 结构: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:repay injury with kindness 以德报怨成语接龙以德报怨 --> 怨离惜别 --> 别有天地 --> 地上天宫 --> 弓影浮杯 --> 卑辞厚币 --> 敝帚自珍 --> 真赃真贼 --> 贼子乱臣 --> 沉谋重虑 --> 绿草如茵 --> 阴疑阳战 --> 战战业业 --> 夜静更长 --> 长恶不悛 --> 犬兔俱毙 --> 毕雨箕风 --> 风恬浪静 --> 敬上爱下 --> 下车之初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