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销声割迹 |
释义 | 销声割迹拼音:xiāo shēng gē jì,简拼:xsgj 成语解释销:通“消”,消失;迹:踪迹。指隐藏起来,不公开露面。 成语出处:北周·庾信《五月披裘负薪画赞》:“披裘当夏,俗外为心,虽逢季子,不拾遗金,禽巢欲远,鱼穴惟深,消声灭迹,何必山林。” 成语造句:刘君石龄,以高才不试于有司,销声割迹,恒以吟咏自娱。 清·朱彝尊《刘介于诗集序》 销声割迹成语接龙销声割迹 --> 既成事实 --> 石室金鐀 --> 贵贱高下 --> 夏日可畏 --> 味如嚼蜡 --> 腊尽春回 --> 回惊作喜 --> 洗耳不闻 --> 文房四寳 --> 保守主义 --> 意气相投 --> 投杼之疑 --> 移风易尚 --> 上雨旁风 --> 风驰草靡 --> 米已成炊 --> 吹灯拔蜡 --> 腊尽春来 --> 来日正长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