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以公灭私 |
释义 | 以公灭私拼音:yǐ gōng miè sī,简拼:ygms 成语解释谓出以公心而去掉个人的私情或恩怨。 成语出处:《书·周官》:“以公灭私,民其允怀。”蔡沈集传:“以天下之公理,灭一己之私情。” 成语造句:太史必当谨书灾异。愿陛下翕受敷施,以壮人才之精神;虚心容纳,以植人言之骨干。念邦本而以公灭私,严边备而思患豫防。元·脱脱《宋史·马廷鸾传》 繁体写法:以公滅私 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 感情:中性成语 结构: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以公灭私成语接龙以公灭私 --> 思深忧远 --> 远怀近集 --> 疾痛惨怛 --> 怛然失色 --> 色丝虀臼 --> 就地取材 --> 才尽词穷 --> 穷形尽相 --> 橡饭菁羹 --> 更唱叠和 --> 河清三日 --> 日锻月炼 --> 恋生恶死 --> 死有余罪 --> 醉酒饱德 --> 得而复失 --> 尸位病民 --> 民殷国富 --> 负贵好权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