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意气自如
释义

意气自如

拼音:yì qì zì rú,简拼:yqzr

成语解释

比喻遇事神态自然,十分镇静。同“意气自若”。

成语出处:

《史记 李将军列传》:“会日暮,吏士皆无人色,而广意气自如,益治军。”

成语造句:

逮江上之变,生所携及留军用者,亡散累千金,再贫困而意气自如。清 吴伟业《柳敬亭传》

成语故事:

西汉时期,能征善战的将军李广领兵抗击北方的匈奴入侵,他率领4千骑兵被匈奴左贤王以4万骑兵团团围住,士卒们十分恐惧,个个吓得面无人色,李广则神色自若,意气自如,指挥有方,终于杀出重围,获得胜利。

繁体写法:

意氣自如

近义词:

  1. 意气自若
  2. 镇定自若

用法:

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意态自如

常用程度:

一般成语

感情:

中性成语

结构:

主谓式成语

产生年代:

古代成语

意气自如成语接龙

意气自如 --> 如食哀梨 --> 犁牛之子 --> 紫气东来 --> 来因去果 --> 裹足不前 --> 潜鳞戢羽 --> 与虎添翼 --> 义海恩山 --> 姗姗来迟 --> 弛魂宕魄 --> 迫不可待 --> 待人接物 --> 物薄情厚 --> 厚德载物 --> 寤寐不宁 --> 宁体便人 --> 人死留名 --> 名垂千秋 --> 秋扇见捐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2-2024 Abct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:2025/2/10 20:49: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