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不相闻问 |
释义 | 不相闻问拼音:bù xiāng wén wèn,简拼:bxww 成语解释闻问:通消息,通音讯。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。 成语出处:东汉 班固《汉书 严助传》:“于是拜为会稽太守。数年,不闻问。 成语造句:又三年,一贫如洗,更屡试不第,亲故白眼相向,渐至不相闻问。(清 霁园主人《夜谭随录 崔秀才》) 繁体写法:不相聞問 近义词:
用法:动宾式;作谓语;含贬义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 感情:贬义成语 结构: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:be out of touch <break off> 不相闻问成语接龙不相闻问 --> 问鼎中原 --> 缘木希鱼 --> 娱耳悦目 --> 牧猪奴戏 --> 系马埋轮 --> 沦落风尘 --> 沉痼自若 --> 若敖鬼馁 --> 馁殍相望 --> 望穿秋水 --> 水大鱼多 --> 多灾多难 --> 难兄难弟 --> 地角天涯 --> 睚眦触死 --> 死相枕藉 --> 疾首蹙额 --> 蛾眉皓齿 --> 尺寸可取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49816条成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、典故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